成都文理学院 (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04年首批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原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国际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14年, 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本科高等学校。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对成绩合格者颁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秉承”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的校训,以“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为办学宗旨,恪守”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坚持“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标准,为实现“缔造常青学府,化育幸福人生”的文理梦而奋斗。
学院着力打造专家型、学者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已建立起一支以学术专家和行业精英为主体的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师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团队,现有教师700余人(专职教师373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50%,高级职称比例是33.14%,博士、硕士占的比例是66.47%,同时拥有多名省级教学名师和多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不少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在其专业领域享有盛誉,多人荣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师德标兵等荣誉。学缘结构合理,师生比例适中。日前启动了“中青年教师行业背景与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三年内学院所有教师必须具有所授学科领域的行业背景和专业能力。
截至2009年,学院已开办10个系,1个教研室,具有本科、专科及联合培养硕士等3个办学层次,33个专业方向,以本科为主,在校学生10200多人,教师400余人,逐渐形成了涵盖文、理、经、管、法、工等学科的教学型、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成都文理学院依托四川师范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稳健起步,同时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教师,明确以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作为学院发展的重点和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已逐步形成了一支数量适当、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梯队。
学院一校区位于成都市外东洪河中路351号,2011年,在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9号建成金堂校区,现有洪河和金堂两个校区。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书香、墨香、花香”,是一所现代化的园林式大学。
学院遵循“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的校训;以“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为办学宗旨;以“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为办学理念;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以陶行知先生的格言:“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为教职员工的行为规范。经过多年办学探索和实践,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建立了自主自治的管理机制、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以生为本的评价机制、自上而下的服务机制、先支持后规范的创新激励机制、终身学习的教师成长机制以及同发展共分享的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创新机制。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者型、专家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比例是33.14%,博士、硕士占的比例是66.47%,同时拥有多名省级教学名师和多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学院获批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3项。承担教育部等各级各类课题71项,出版专(译)著、教材46部,发表学术论文425篇,美术、影视等艺术作品发表(参展)120件,获得含省政府奖和教育部科研成果奖在内的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6项。
学院紧密结合四川省乃至西部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努力培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三位一体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文、理、经、管、法、艺、工、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在“跨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学院与包括“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威普罗(Wipro)”、“中国工商银行(Industrial&Commercial Bank Of China)”、“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国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签订了深度校企合作战略协议。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峨嵋电影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文化传媒单位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共同探讨传媒艺术人才培养的道路。与《星星》诗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四川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与“思科公司(CISCOSYSTEMS)”、“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普华永道(PWC)、“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花园酒店等共建了人才培养基地,推动了学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