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学信网教育
  • 本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院校简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简称“山一医”,是山东省属公益二类正厅级事业单位,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共同管理,以山东省教育厅为主。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山东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国家教育部、卫计委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教育部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于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与山东省省立医院组建而成。学校为两地办学、统一管理,拥有济南与泰安校区,济南校园占地面积约2700亩,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跨青岛路形成南北两校区,北区是主校区,南区为留学生公寓、转化医学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全部工程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竣工。 [2-3]  学校前身为1891年创办的华美医院医校,1903年在华美医院医校基础上组建共合医道学堂,即后来的齐鲁大学医学院,1952年齐鲁大学医学院与创办于1932的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山东医学院(校址在济南)。1970年山东医学院与山东中医学院合并为山东医学院,搬迁至泰安市新泰县楼德镇(济南设留守处),1974年建立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1979年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迁至泰安市区,改名为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更名为泰山医学院。2018年泰山医学院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合并组建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4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学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承传统,艰苦创业,教学、医疗、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十五”期间,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果断决策,乘势而上。2002年征地近3000亩建设新校区,该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和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新校区的建设,使学校办学资源显著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高校。 目前,我校在职教职工1589人,专任教师111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85人。13名院士受聘为我校教授。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近20000人,硕士研究生500多人,留学生近500人。 学校设有社会科学部、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系、人口与计划生育学院、放射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系、管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生物科学系、国际教育学院、口腔医学系等16个教学院部系。有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放射技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所、运动医学研究所等科学研究机构。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1所、非直属附院9所)。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物理学、运动人体科学、英语、俄语、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统计学等30多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涵盖医学、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有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骨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药理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老年医学、影像医学为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脑微循环实验室为山东省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设置“泰山学者”岗位一个。 学校占地总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7.2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96万元,各类图书256.56万册。初步建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居于山东省高校先进行列。学校主办的《泰山医学院学报》为山东省优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乌克兰、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院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出国讲学、研修,与日本、韩国高校互派本科生交流学习。 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学观念,秉承“明德、学是、格物、求真”的校训,倡导“日新至善”的优良校风、“业精德馨、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奋严谨、学而不厌”的学风,弘扬“登攀”泰医精神。坚持“以医学科学为主体,医工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位居前列。 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了“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高校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院校介绍 院校介绍
返回
顶部